上周五, 浦江县岩头镇政府召开了“南五味子人工栽培现场观摩与开发利用”研讨会。研讨会上, 省农科院专家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果农都对基地里一个个红彤彤的南五味子发出由衷赞叹。他们纷纷表示,看好这一产业的发展。然而,为实现南五味子规模化人工栽培,浦江伟景家庭农场负责人任卫智花了整整12年,至今已投入近180万元。 任卫智,浦江县仙华街道登高村村民,至今已从事餐饮业30多年,现在仍是村中生意红火的东田农庄庄主。做餐饮的怎么会去种南五味子? 原来,12年前,东田农庄接待了一位来自杭州的女顾客,她拿了一个红彤彤像葡萄、但比葡萄略小、颜色更艳丽的果子问他是什么果。任卫智小时候吃过这种果子,一眼认出是南五味子,这名女顾客便请他从附近的山上挖几株。任卫智到山上挖了5株,顾客带走2株,给了他1000元钱。这位顾客告诉她,邻居的庭院里种了一株10年树龄的南五味子,有人开价5000元也舍不得卖。颇有商业头脑的任卫智想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于是喜欢和新鲜事物打交道的他开始钻研如何实现人工培育。 之后,任卫智不断到山上去挖野生的南五味子,把山上能找到的南五味子都移栽到自己的试验地里。万事开头难,从山上移植的南五味子不要说结果,连存活都成问题。起初,他认为只要营养够,人工种植的南五味子一定比野生的南五味子挂果多。结果他栽植的南五味子苗没过多久就开始一批又一批死亡,成活率不足20%。 经过任卫智的不懈努力,南五味子的成活率提高了,可是成活的南五味子却多年不挂果。种植6年后,任卫智不仅解决了挂果问题,还摸索出了一套南五味子种苗培植和扦插技术。他说,南五味子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掌握技术并不容易。 在种植中,任卫智发现小果型的南五味子直接食用口感并不是很好,因为有籽汁少,但是结果多,成熟时藤上像挂满了小灯笼,更适合美化庭院和城市绿化植物,同时因其有药用价值,可以泡酒,但发展鲜食并不合适。 其间,任卫智了解到村子附近的山上可以找到一种大果型的南五味子,有梨瓜般大小,这大果型的南五味子可当水果吃。于是,任卫智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挖到了10余株。在他的呵护下,大南五味子终于挂果。之后他又将其繁殖培育,至今共培育了10万余株大南五味子的苗。目前,他的家庭农场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品种选育和种苗培育示范基地,基地种植面积达30亩。眼下,果子已成熟可采摘。在钢架大棚下,紫色的果子一直可以挂果到明年1月。今年,果子零售价每公斤高达120元,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只要种得好,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