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5%,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25.5%,两年平均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563.9亿元,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7.4%。
1、农业。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9亿元,增加值10.3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同比增长7.4%和3.9%。
2、规上工业。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64.6%,两年平均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444.4亿元,同比增长66.0%,两年平均增长30.9%,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6亿元,同比增长50.1%,增速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两年平均增长22.9%。新兴产业增速可观。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9%、124.8%、93.0%和72.4%。1-6月,全社会用电量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其中工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增长44.3%。
3、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下降3.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9%,民间投资增长1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4%,交通投资同比增长22.7%,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6%。
4、社会消费。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8亿元,同比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5.0%,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亿元,同比增长21.5%,两年平均增长6.8%。按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1.0%,零售业零售额106.7亿元,同比增长21.7%,住宿业零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39.1%,餐饮业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70.3%。
集贸市场。上半年,全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1112.1亿元,同比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11.8%,增速较一季度下降23.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72.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964.4亿元,同比增长48.5%,两年平均增长11.7%,增速较一季度下降25.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75.0个百分点。
5、进出口总额。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674.1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2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82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20.3个百分点;进口92.1亿元,同比增长71.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39.9个百分点。
6、财政收支。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2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5.1亿元,增长2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6.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9.3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支出增速分别为13.3%、19.1%、34.8%和-9.5%。
7、金融机构存贷款。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02.1亿元,比年初增加221.2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3月末下降6.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贷款余额3669.5亿元,比年初增加270.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3月末下降8.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义乌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41元,同比增长13.5%,两年年均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24元,增长13.2%,两年年均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3元,增长14.5%,两年年均增长8.9%。
9、邮政快递业。上半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14.7亿元,同比增长25.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9.8亿元,同比增长42.1%。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27370.5万件,同比增长46.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9.6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7675.5万件,同比下降23.6%;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406842.8万件,同比增长53.2%;浦江上半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