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将浦江县月泉书院遗址公园、塔山公园定为
浦江县具有历史价值公园的公示
为凸显浦江县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留存城市记忆和百姓乡愁,拟将浦江县月泉书院遗址公园、塔山公园定为浦江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现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22年10月19日至2022年10月27日,共7个工作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及时反馈。
附:1、浦江县月泉书院遗址公园简介
2、塔山公园简介
浦江县月泉书院遗址公园简介
月泉书院位于浦江县城西北,系官立。
北宋政和三年 (1113),知县孙潮按图牒、搜遗迹,得月泉旧址,疏月泉为曲池,筑月泉亭。据薛应旗《浙江通志》云:“其泉视月盈虚为消长”,故称之月泉。因泉守信如恒,成为文人聚会之所。
南宋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于月泉招徒讲学,著名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因学术争鸣,请吕祖谦参与研讨,遂至月泉造访吕祖谦,同时讲学于月泉之上。随后,吕祖谦与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共赴鹅湖,进行著名的“鹅湖之会”。月泉因朱熹、吕祖谦等名儒的讲学而名声大噪。

南宋咸淳三年(1267),知县王霖龙旷地十余亩,捐资运材,首创“月泉书室”于月泉亭之西北,计45楹,22匾,置学田36亩,林地山塘15亩。并立朱吕二先生祠于月泉精舍之中,聘朱子槐为主讲座。
元初升为月泉书院,置山长一员,主教学徒。时月泉书院仿白鹿洞、岳麓、睢阳、嵩阳书院,与石鼓、宗濂、延平、安定、紫阳、考亭等书院齐名。
明天启年间,月泉书院被毁。明崇祯九年(1636),知县吴应台重建月泉书院,立朱、吕二先生祠,复建瑞雨亭于书院之南。
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军战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流思阁三间,厢屋三间。
民国十六年(1927)倾圮。
2013年7月,浦江县人民政府邀请浙江省考古所发掘月泉书院遗址。2015年4月,重建月泉书院。新建先贤祠,列朱吕二先生及浦江历代先贤于祠中;新建月泉吟社,列吴渭、方凤、谢翱、吴思齐于其中。月泉书院整体建筑物仿照宋代时期建筑风格。总面积占地112余亩,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分二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72亩,于2019年对外开放。
塔山公园简介
“塔山”原名“龙峰山”,因山上有塔(始建于北宋天聖三年),俗称塔山。“龙峰孤塔”为浦江十景之一。塔山南麓,原有一寺,叫“龙德寺”,记于明代。几经历史变革,这座千年古塔,以它雄伟的气魄,面对日寇的射击,屹然而立,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龙德寺塔”也于1963年列入省第二批保护文物。

塔山公园位于我县县城中心地段,修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海拔93米,公园总面积5.9万平方米。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公园进行了4次比较大规模的改造,在1994年对塔山公园的东侧进行了拓展,也就是现如今的儿童公园,我县的主要儿童设施都集中于此,是孩子们的游玩天地;在2002年对公园的北门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北门处湖面清澈,偶有池鱼,旁有花木相映成趣,以亭、廊相连,景观雅致;2010年对部分古建筑进行修缮以及塔影园进行了改造,现在公园内的建筑有书香亭、得月亭、龙峰亭和书乡亭四座亭子,花架、长廊各一座点缀于古树与花草之间。在2012年又对公园内所有地被植物进行了改造。林下增加各类宿根花卉及地被1.7万平方米,植物品种由原有35种增加至54种,形成较稳定的多样性植物群落,在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同时,防止了地势高处的水土流失。现如今的公园从山脚拾级而上,曲径通幽,古木苍天,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自然环境优美。古塔、古樟、古槠为公园“三宝”。建有中国首座童话塑像“神笔马良”,并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舒同等人的字联,著名文学家冰心、洪汛涛的题名题匾,人文景观相当丰富。公园划分为儿童公园、塔影园、方增先书画碑刻院、烈士群像、古塔晨练、五大功能分区。塔山公园已成为集娱乐、晨练、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来源:浦江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