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守伟的家,客厅一角俨然是个石头的展厅。石碗、石锤、石凿等藏石按工具分门别类,摆放得十分整齐,可见主人对它们的喜爱。黄守伟收藏的这些石头并不是珍稀的奇石,更像是古人使用过的石器。“疑似祖先遗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祭祀用品,大部分是我在浦阳江两岸搜寻到的,这些藏品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黄守伟说,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他才对这些石头爱不释手。“你看,这块石头中间有一圈,有人工打磨的痕迹,就是古时候的流星锤,用来狩猎的。这块石头是用来抓鱼的网坠。”


黄守伟今年68岁,是石埠头村一个普通农民。早在2004年,当时新浦江中学在村旁开工建造,他随村民们一同前往施工现场看热闹,挖掘出的砂石中一些有模有样的石块吸引了他。在捡到一块酷似高山流水景象的石头后,他就产生了收集石头的兴趣。此后,老黄只要家务不忙,就赶到工地捡石头。“就像着迷一样,沿着浦阳江边找,看到形状各异的石头会特别兴奋。”黄守伟笑着说道。
2006年,上山遗址启动发掘后,位于浦阳江上游的石埠头村也发现许多类似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这让原本就已痴迷于石头收藏的黄守伟兴致更高了,从起初对石头形状结构品质方面的关注,发展到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兴趣。随着石埠头村附近进入大开发,旧村改造、新体育场、浦江四中建设等项目相继启动,那些日子,他几乎每天转悠在各个开挖地基的现场,物色挑选石头。

为了开阔视野和提高对石头的鉴赏水平,黄守伟时常去上山遗址发掘现场探秘,还带着自己收集的石器去县博物馆与展出的新石器进行比对,还收集了许多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对照,同时虚心向资深收藏爱好者讨教相关知识。“有些是古时候的石杵、石斧、石簇、石磨盘、以及树化石、动物化石等。”
经过19年的痴迷追求,黄守伟收藏的石器日益增多,同时,通过与外界的广泛交流,他对石器文化的了解也不断加深。黄守伟认为,石器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历史价值上,这些石器也是浦阳江上游在万年之前就已经有人居住的重要依据。

随着年龄的增大,黄守伟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说,这些收藏的石器都是自己钟爱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藏品,让更多人了解浦江的历史。“很多石器具体的用途、年代有待业内人士和文物专家进一步研究、鉴定,如果对浦江的考古工作有研究价值,我愿意全部无偿捐赠给上山遗址博物馆。”黄守伟说。
(来源:浦江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