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身体不舒服,排便异常,吃完饭腹胀,反酸呕吐(次数多,排量少,需要从早上排到晚上睡觉才能够一天的量。
,怀疑肠胃不对。去中医院预约查胃肠镜(无痛型),结果出来了,比17年,22年查的糟糕一点。见图片。今天去消化内科配药。没想那年纪不大的家伙,粗略看了我检查结果说我的肠道没问题,有憩室问题正常!
。。问了一下胃口,胃疼与否,然后就说就是胃不对。全程估计两三分钟。关键也没其他人看病。而且还有的没的问我干什么职业。。我说是快递,不舒服休养一下。他居然说应该工资高的行业,休养在家挺爽的,我故意迎合他——医生才是好职业,他说没花头,心累啊云云。。
最后结果以开了七天药打发,花了260多药费(医保优惠60多。)也不知会否会改善。这次主要影响我正常上班,先喝药再说。
通过此次看病,得到以下结论
1.正规医院的医生尤其普通县市,普遍都是萝卜医生,不管什么科室,只会些三脚猫技术。(注——2020年时候,我因腰腹部伤痛难耐,抬不起货物,也是中医院看病,花费1000多也看个寂寞,最后有幸找到网络高手,吃药二十多块钱摆平:)
2.个人业务能力不提升,沉迷搞钱思想不思长进,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一些话逻辑都不通,比如肠道没问题,有憩室多发正常。。(估计有这种病的他见多了,认为不是病了,是一种社会流行,没有反而不习惯,包括老年人已经把肠息肉见怪不怪了,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十有八九的人会得的思维是一样的,没有最好,有也正常。)
3.今年医保改革的重点是药费支出打击,但从效果看完全牛头不对马嘴。看病没有便宜,更没有让看病效果得到提升。虽然遏制了乱开药的数量和每次药费总额,但品种可以精简,控制好总额不过高,也不过低总可以的。今天开的药真tm贵,一盒肠炎宁颗粒只能用两天50多快钱就没了。
4.
看病是个极端专业的细活,不是什么二本三本医学院毕业,读书都读不明白的人可以干的。。这点要求并不比其他行业要求低。否则只能是医院里干糙活的料。。这医术和职称,从业年限没太多关系。和提升业务能力的态度正相关。
5。管住嘴,迈开腿还是很有深意的,尤其胃肠道问题。但自控力差的人是多数,七秒记忆的人很多。能否提升自己,自控力是其一。
6.人年纪大了,看病次数就会频繁起来,必须未雨绸缪,提前保养自控,到时大病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小毛病反而相对安全。尤其那些自以为从不生病,指标又异常的,基本都是启动即爆款,爆款冲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