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野渡无人

[灌水杂谈] 心安的地方就是家

[复制链接]

65

主题

3827

帖子

99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23
发表于 2022-5-22 13:2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想多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809

帖子

77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2 13:3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斑鸠又叫做野鸽子,它们和鸽子长得很像,很多人容易把它们搞混,其实鉴别它们的方法也很简单,最明显的区别是斑鸠脖子处有斑点,而鸽子身上就没有这个斑点。

文章图片3
珠颈斑鸠

文章图片4
(鸽子)

斑鸠一共有5种品种,其中脖子上有斑点的被称为珠颈斑鸠,是我国最常见的斑鸠之一,其他四种斑鸠分别是: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和欧斑鸠。

文章图片5
斑鸠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也会捕食昆虫。从体型上看,斑鸠体型较大,而且腿部粗壮,能够在陆地表面行走寻找食物。斑鸠的鸟喙细而长,和专门捕食昆虫的燕子相比,燕子的鸟喙非常宽阔,像是一个捕虫兜子,而斑鸠细长的鸟喙不利于捕食昆虫,但能够寻找掉落在土壤之中的种子。

文章图片6
现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斑鸠,还会偷吃猫粮狗粮,甚至还会吃鸽子的食物,让鸽子主人非常不爽。

斑鸠虽然在城市中非常常见,但是很少有人会看到它们的巢穴,甚至有人还会认为“鸠占鹊巢”,认为它们会像杜鹃一样将自己的鸟蛋下到别人的巢穴中,由别的鸟类代劳。

实际上,斑鸠是一对尽职尽责的父母,它们会亲自参与孵化后代,而且斑鸠也是一对非常恩爱的鸟类,保持着一夫一妻制,两人共同抚养后代。

只不过,斑鸠并不善于筑巢,在繁殖期即将到来时,斑鸠会找一个高树,或者是3-5层左右的楼房处就开始筑巢。

文章图片7
斑鸠的巢穴非常不讲究,如果不仔细看,你甚至会认为是阳台上多了几根树枝,不仅没有保暖效果,也没有任何遮风挡雨功能。和筑巢高手喜鹊相比,斑鸠的巢穴可谓是“豆腐渣工程”。

文章图片8
不仅如此,斑鸠似乎还不怕人,经常被人们发现在自家阳台上筑巢,甚至有人担心它们的巢穴太过于简陋,孵化期间会不会鸟巢坍塌。

文章图片9
其实,在自然环境下,斑鸠并不喜欢靠近人类,更喜欢在15-20米高的树林里筑巢。树林里茂密的枝叶可以抵挡天敌的视线,15米的高度又能够抵挡蛇和猫的攻击。虽然它们的筑巢技术有限,但巢穴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孵化幼崽,只要能孵化出幼崽就是胜利,因此演化多年以来,斑鸠并未“精进”筑巢技术,甚至有时会捡拾喜鹊废弃的巢穴孵化幼崽。

文章图片10
其实像斑鸠这样不善于筑巢的鸟儿们有许多,这些不善筑巢的鸟儿们往往会捡拾别的鸟类废弃巢穴,比如:喜鹊筑巢能力强,而且每年都会筑巢,所以喜鹊的生存也从另一方面帮助了当地鸟儿们的生存。

斑鸠之所以喜欢在人类屋檐下筑巢,主要还是因为城市中树木较少,能够达到筑巢要求的树木更少,不得已情况下才会在人们的屋檐下筑巢。

文章图片11
斑鸠没有固定的发情期,每年会繁殖2-3次,每次2-4只蛋,夫妻两人会轮流孵化幼崽,幼崽出生之后又会轮流觅食,和人类的婚姻制度没什么区别。

害鸟还是益鸟?
人类总是喜欢将生物按照自己的好恶,将其划分为有益的,或者有害的,斑鸠也是如此。

对于许多农民而言,斑鸠属于害鸟,它们会吃植物种子,还会破坏水果,危害非常大,甚至有些农民会因此而捕杀它们。

文章图片12
2014年成都一位市民因为捕捉斑鸠被罚,该市民表示,捕捉斑鸠并不是为了卖钱,而是因为斑鸠总是来啄种子、叶子,赶也赶不走,所以才想用网来挡住它们。

事实上,斑鸠属于我国三有保护动物,随意捕捉它们违反法律法规,购买食用也会受到处罚,已经有多人受罚。

之所以不让人们吃斑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保护动物,还因为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过程中可能会接触较多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有可能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

再者,野生动物上市又没有经过安全检疫,一旦发生严重的传染疾病,将会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因此不仅仅是斑鸠,绝大多数野生动物都不要吃。

如果真的想知道斑鸠的味道,其实可以买鸽子吃,鸽子经过人类驯化,已经被大规模人工养殖,肉质和斑鸠接近,但更加卫生,也不会对野生动物造成破坏性攻击。

从人类的角度上来看,斑鸠属于有害生物,但其实它们也是生态链上的一环,它们的存在能够丰富自然生态链。

文章图片13
首先是斑鸠属于食果鸟,它们在植物果实成熟时整粒吞食肉质果,消化果肉为营养,种子则随着粪便被排出。人们已经从斑鸠的粪便中发现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其中山斑鸠等鸟类就会帮助乌桕种子传播。消灭斑鸠,也在等于消灭这些植物的传播渠道,导致生态链失衡。

文章图片14
其次斑鸠也会吃昆虫,减少农作物病虫害,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从这方面来看,斑鸠虽然会吃人类的农作物,但它们是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随意捕捉它们会影响生态链的运转,虽然不一定会直接威胁到人类,但指不定会以一种什么方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祖安老祖 : 厉害了,字多跟你混
2022-5-22 22:25 来自浙江 回复
野渡无人 : 闲着无聊,罗里吧嗦,这样字就会多了
2022-5-22 23:22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

1

主题

361

帖子

16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3
发表于 2022-5-22 16:4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59

帖子

24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31
发表于 2022-5-22 18:3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真情记录生活,好文,为你点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野渡无人 : 谢谢,谢谢鼓励
2022-5-22 23:21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3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396
发表于 2022-5-22 20:0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写的挺好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野渡无人 : 谢谢
2022-5-22 23:21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873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963
发表于 2022-5-22 21:0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布谷鸟?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野渡无人 : 是斑鸠,“斑斑之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斑鸠
2022-5-22 23:20 来自浙江 回复
PL彭于晏 : 文化人
2022-5-23 07:52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754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159
发表于 2022-5-22 22: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有家都是幸福的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收起回复
野渡无人 : 感觉幸福的地方,再简陋也无所谓
2022-5-22 23:18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7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866
发表于 2022-5-22 23:5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啥啥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5

帖子

17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1
发表于 2022-5-23 10:3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好诗,生活需要如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78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05
发表于 2022-5-26 08:4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现在鸟真多,到处乱拉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招聘人才|收费标准|浦江网 ( 浙ICP备14003707号-1 ) 浙ICP备B2-20180544号 浙公网安备 33072602100079号

GMT+8, 2025-2-16 23:15 , Processed in 0.23072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